在美國風濕病協會診斷RA標準中只有RF是實驗室指標,雖然RF的敏感性高,但其特異性卻 相對較低,不但在結締組織病中陽性,在一些非結締組織病如:感染、腫瘤等疾病,甚至正常 人中也有一定的陽性率,當臨床癥狀不典型時,很難為早期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近年 來陸續發現抗核周因子抗體(APF)、抗角蛋白抗體(AKA)、抗Sa抗體、抗RA33抗體等,可 在RA發病早期發現,對RA具有較好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異性,因此對這些抗體的檢測具有 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文獻報道,除抗RA33抗體外,這些抗體具有相關性,它們有共同的抗 原決定簇即瓜氨酸,并提出將APF、AKA、抗Sa抗體、抗CCP抗體定義為環瓜氨酸相關的 自身免疫系統[3]。2000年根據FilaggrincDNA系列合成一條環瓜氨酸肽(CCP),并以CCP 為抗原建立了ELISA方法,用于臨床檢測取得滿意結果。目前,可以人工合成高純度的 CCP,是較理想的抗原底物;且較之APF、AKA須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抗CCP抗體應用 ELISA方法,結果判斷更易標準化,易于臨床推廣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