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淀粉樣蛋白(1-42)是一種與阿爾茨海默病(AD)有關的蛋白,其在患者大腦中堆積形成的淀粉樣斑塊的蛋白。β淀粉樣蛋白肽通常含有39~43個氨基酸。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狀態下,經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依次酶解淀粉樣前體蛋白(APP:一種100-140kDa的跨膜糖蛋白)而產生的不溶性低聚物,最終導致神經元死亡。由于β-淀粉樣蛋白(Aβ40/42)在AD發病中起關鍵作用,因而成為AD的蛋白免疫療法項目中研究最多的蛋白之一。
大腦特定區域的神經元過度活躍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擾動。而興奮性神經遞質在活性神經元附近持續存在時間過長,導致這些神經元的病理性過度刺激,從而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學習和記憶喪失造成嚴重影響。研究證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中含有大量被稱為斑塊的Aβ(β-淀粉樣蛋白)。Aβ可以導致腦內老年斑的形成和神經細胞的凋亡,是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因素。
淀粉樣前體蛋白-APP是一種在多種組織中表達的膜內在蛋白,并且集中在神經元的突觸。APP可以被α-,β-,γ-蛋白酶分解;其中β-蛋白酶和γ-蛋白酶的連續作用可使APP被分解產生Aβ。
β淀粉樣蛋白(1-42)含有39~43個氨基酸的多肽。它可由多種細胞產生,循環于血液、腦脊液和腦間質液中,大多與伴侶蛋白分子結合,少數以游離狀態存在。人體內Aβ最常見的亞型是Aβ1~40和Aβ1~42。在人腦脊液和血中,Aβ1~40分別比Aβ1~42的含量水平10倍和1.5倍,Aβ1~42具有更強的毒性,且更容易聚集,從而形成Aβ沉淀的核心,引發神經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