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激素與光之間具有微妙的關系
褪黑激素是大腦內一個很小的腺-松果腺制造出的一種荷爾蒙,它可以幫助我們控制睡眠周期。人體內有可以控制你的自然睡眠周期的生物鐘,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體內褪黑素的數量。通常情況下,激素水平在午夜到深夜這段時間開始上升,晚上大多時候都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然后在凌晨時分開始降低。光線會影響體內激素的數量。在冬季,白天比較短的日子里,身體產生的時間可能會比平時更早或更晚。這種變化會導致季節性情感障礙,或者也叫冬季抑郁癥。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褪黑素水平逐漸下降。一些老年人僅產生一點點褪黑素,甚至一點也沒有。在肉類、谷物、水果和蔬菜中也存在少量的褪黑素,所以你可以購買這些來補充體內的褪黑素。
褪黑素每晚自然分泌,是不能儲存的,所以每晚享有,是保持健康體質的關鍵。晝夜訊號對褪黑素的制造很重要,因為光與黑暗這些訊號,從眼部的視網膜、經視覺神經到腦部的松果體,告訴人的生理時鐘,何時開始和停止。原來它亦可以不需要松果體、視網膜,在黑暗下直接制造。人越老,分泌便會越少;怪不得嬰兒在睡眠中生長,等到三十歲,有人便會開始失眠,到了六十歲,人可能睡不甜又不香了。
自然界光周期有明顯的節律性,因此褪黑激素也具有明顯的節律性,這種節律性包括晝夜性節律、月節律、季節性節律和終生性節律等各方面,白天光照強,對激素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褪黑素停止分泌或者分泌少,夜晚光照變弱,血液中激素濃度上升,出現大濃度值,形成機體睡眠-覺醒的生物鐘??蒲腥藛T普遍相信,睡眠-覺醒周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核心組織原則。即使小小的單細胞生物也有編碼晝夜節律的基因。
生物鐘系統可以感受環境因素的周期性改變,進而改變生物體的機體代謝、生理節律,與外界環境的變化相適應。典型的,生物鐘節律可以隨著外界光照的改變而改變,當人體受到光照時,人體的生物節律系統將導引并啟動從光信號到生理信號的過程,當夜間光照過強時會造成生物鐘的紊亂,進而會導致由生物鐘調控的內分泌系統出現異常,例如褪黑激素分泌時間發生改變以及分泌總量減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