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體的預防及診斷治療方法介紹
肺炎支原體是肺炎支原體(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癥,是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體之一。肺炎支原體占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10%~40%,容易在幼兒園、學校等人員密集的環境中發生。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潛伏期1~3周,潛伏期內至癥狀緩解數周均有傳染性,好發季節常見于秋冬季。
若寶寶或兒童感染肺炎支原體后,經過2-3周的潛伏期,繼而出現臨床癥狀,也有約1/3的患兒無癥狀。肺炎支原體感染,起病緩慢,起病初期可能有咽痛、頭痛、發熱、乏力、肌肉酸痛、食欲減退及嘔吐等癥狀。體溫可能波動在38℃左右,2天后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典型的表現為陣發性的刺激性咳嗽,夜間較重,伴隨有咳少量黏痰或膿痰。發熱可持續較長時間,體溫正常后仍有咳嗽,通常持續可達數周。
兩個月的寶寶因為不能清楚表達,對于寶媽寶爸們來說心情焦急。當觀察到小寶寶逐漸出現上述癥狀時,應及時就醫。若確診肺炎支原體感染,應密切監測寶寶的體溫變化,有無因發熱而導致出汗,在征求醫師建議后,給予退熱藥并注意給小寶寶補足水分;觀察到寶寶食欲減退、嘔吐癥狀時,應注意喂奶方式,不能強行喂奶,防止寶寶嗆入肺中引發嚴重后果,可每天多次少量喂奶;若寶寶咳嗽劇烈或咳嗽不止,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選擇止咳藥物。肺炎支原體有效藥物常見紅霉素、阿奇霉素等,寶媽寶爸們不可自行給予抗感染藥物治療,需到醫院規范就診。
肺炎支原體肺炎的預防及護理:
.預防:家長平時應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進行身體鍛煉,改善呼吸功能,增強體質。還要教育孩子在咳嗽時用手帕或紙捂嘴,盡量減少飛沫向周圍噴射;不隨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氣而傳染他人。外出時,要注意增添衣服,以防受寒感冒。注意手衛生,避免交叉感染。
.護理:保證室內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以溫度18-20℃,濕度60%為宜;飲食方面注意營養搭配,且宜少量多餐,鼓勵孩子多飲水;注意隔離,以防傳染;加強患兒體位變換,減少肺部淤血,促進炎癥吸收。
肺炎支原體的診斷及治療:
.對于懷疑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肺炎要及時做胸部X線檢查。肺炎支原體抗體測定膠體金法及血常規的檢查可以幫助臨床醫生進一步明確診斷,及時有效治療。
.目前上*大環內酯類藥物是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藥物。如對大環內酯類藥物耐藥,可選用其他抗菌藥物。對于重癥的肺炎支原體肺炎可加用糖皮質激素和支氣管鏡治療。此外,霧化和超聲藥物導入治療也用于支原體肺炎的輔助治療。